从A、B、C三类水稻到杂交水稻:提高产量和质量的科学奇迹

水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,但不同类型的水稻各有优缺点,如何让水稻产量更高、质量更好?科学家们通过探索杂交育种,创造了一种穗大粒多、抗病抗虫能力强、米粒质量优秀的水稻,大幅提高了我国水稻产量。本文介绍了杂交育种的奇妙过程,带你了解人类在农业领域的创新和发展。

A类型水稻:这类水稻,穗大粒多,但是,抗病抗虫能力弱。

B类型水稻:这类水稻,穗小粒少,但是,抗病抗虫能力强。

C类型水稻:这类水稻,穗小粒少,抗病抗虫能力弱,但是,米质很优良!

所以我们在历史上,A类和B类水稻,因为各有优点缺点,优缺点中和之后,二者的最终产量,是差不多的,C类呢,产量最低,但是,它的米粒,是最好的,也通常是最贵的。

好,那么,农业科学家们很早以前就在想:能不能让A、B、C三类型的水稻杂交,培育出一种穗大粒多、抗病抗虫能力强、而且还米粒质量优秀的水稻呢?

如果那样的话,我们的水稻产量,一定大幅增加,而且质量也上去了,不但吃得更饱,而且吃得更好。

从A、B、C三类水稻到杂交水稻:提高产量和质量的科学奇迹

 

想法很好,可是,做起来很难啊!难在哪里呢?原来啊,我们常吃的水稻,是一种“三观不正”的物种,它是“雌雄同株”、“自花受粉”的,什么意思呢?就是说啊,同一株水稻,它同时具有雄性生殖器官(雄花)、和雌性生殖器官(雌花),然后呢,自己和自己交配。

哎哟,那画面太美,我不敢看。

原来,水稻有这个特性,它是自己和自己发生性行为,它不和外界发生性行为,所以啊,给水稻杂交,很难很难,因为它不需要,它也不接受。

那么,科学家怎么办呢?科学家想出一个办法,就是在自然界,找到一些“雄花弱”的水稻,说白了,就是在自然界,苦苦寻找一些雄花有问题、自身“不孕不育”的水稻,因为它本身“不孕不育”,所以,接受杂交起来,会容易一些。

通俗易懂地解释,就是这么回事。(专业人士请绕道勿喷走好)

于是呢,科学家经过苦苦寻找,终于找到一些“雄花弱”的、患有“不孕不育”的水稻,让它和别的水稻杂交,然后,经过无数次的失败、尝试、再失败、再尝试……最后,终于把科学家幻想中的穗大粒多、抗病抗虫能力强、而且还米粒质量优秀的水稻,给杂交出来了。

培育成功之后,也就推广种植,在杂交水稻出现之前,我国稻田的亩产量,也就300公斤左右,杂交水稻推广种植之后,我国稻田的亩产量,已经超过1000公斤了。

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创新,让人类在农业领域获得了不小的成果。杂交水稻的出现,不仅改变了我国的农业生产格局,也带动了其他发展中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技术改进。但是,我们仍然需要关注水稻种植与环境、经济等方面的问题,共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18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